Skip to content

2025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赛

PIDTCM 2025

Menu
  • 首页
  • 比赛动态
  • 大赛章程
    • 赛道设置
  • 报名通道一
  • 报名通道二
  • 提交作品
  • 诚聘评委
  • 文件下载
  • 赞助合作
Menu

澳门大学赛题

Posted on 2024年8月13日

澳门大学
Design of Optimized Storage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s
澳门大学
Desig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Cultivation Base with Green Building Concepts and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
香港都会大学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trate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Cultivation
香港都会大学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rb Cultiva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会 中华文脉学会
承办单位:公开征集
技术支持:北京数通国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赞助单位:公开征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著作权登记号:国作登字-2024-A-00217799
著作权人:开元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诚邀企业、行业协会和高校等合办比赛。

赛道设置
赛道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现代应用
赛道2:中药材种植与生态保护
赛道3:中医临床诊疗与创新技术
赛道4:中医药健康管理与公共卫生
赛道5:中医药文化传播
赛道6:中医药国际化
赛道7:中医药信息化与智慧医疗
赛道8:Science 125 Questions(11 Questions on Medicine & Health)
赛道9:自由赛道
赛道10: 中医药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含中医药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中医药供需对接就业育人)
学生可参加赛道1至赛道9比赛,教师可参加赛道1至赛道10所有比赛。教师参加赛道1至赛道9比赛,在教师组单独排名。

参赛专业
高职:41农林牧渔、47生物与化工、49食品药品与粮食、51电子与信息、52医药卫生、53财经商贸、55文化艺术、56新闻传播、59公共管理与服务等大类。
本科: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
研究生:经济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门类等。
与比赛内容相关的专业均可参加比赛。例如,中医药国际化赛道,选中医药国际贸易主题,除中医药及相关专业外,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新闻传播、法律、英语等专业均可组队参加比赛。

比赛组别
(一)组别
高职组:中国各高等职业院校中医药和相关专业的学生(不含职业本科学生)。
本科组:中国各本科院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含职业本科学生)。
研究生组:中国高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教师组:海内外高校相关专业教师。
海外组:海外高校中医药相关专业的学生。
(二)个人赛和团体赛
设个人赛和团队赛,鼓励团队参赛。团队人数不限,同一人只能参加一个团队,不能再加入其他团队参加比赛。
鼓励同一学校不同专业学生或跨学校组队参加,促进跨学科交叉融合,推动新医科、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比赛流程
1.报名(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通道1:https://jsj.top/f/TWTcaW
通道2:https://form.adtis.cc/s/3NrQnKDf
通道3:发送报名表到pidtcmc@gmail.com
2.提交初赛作品(2024年8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
在线提交https://form.adtis.cc/s/nx2ZkfaJ或将初赛作品发送到pidtcmc@gmail.com
3. 初选(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0月15日)
评审委员会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初步评审,选出进入复赛的选手。
4. 复赛(2024年10月16日至2024年11月15日)
复赛形式包括笔试、现场演示、答辩等,具体形式根据不同比赛内容设定。
5. 决赛(2024年11月16日至2024年11月30日)
决赛以现场展示和答辩为主,评审委员会进行综合评分,最终评选出获奖选手。

奖项设置
每个组别设:
一等奖:不超过入围决赛作品总数的10%。
二等奖:不超过入围决赛作品总数的20%。
三等奖:原则上不超过参赛作品总数的50%。
优秀奖若干。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推荐参赛学生按流程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推荐指导教师和参赛教师按流程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

中华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the Preserva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701256480-001
中华文脉学会Chinese Culture Society 70125648-002
ADD: NO.16 VICTORY AVENUE, HO MAN TIN,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开元教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40300MA5ERDRA5U
地址、电话: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兴工路8号美年国际广场2栋930 18565685800
营业执照 著作权登记
粤ICP备2021134170-5号

联系方式
李老师18565685800 +85295688358
黄老师18688110709
Email pidtcmc#gmail.com
QQ群 183406119
网站1 https://pidtcm.net
网站2 https://pidtcm.com

©2025 2025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赛 | Design: Newspaperly WordPress Theme